電影傳遞蒙醫藥“第七種味道”
編輯時間:2018-10-23 來源:www.mrfood.cc
電影傳遞蒙醫藥“第七種味道”
11月,電影《第七種味道》摘得印尼雅加達年度電影人電影節金獎。這已是該片攬獲的第四個國際大獎,此前該片還獲得了羅馬亞洲電影節佳影片、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、印度獨立電影節佳攝影獎及佳影片入圍獎。這部投資預算僅三百余萬的影片卻屢屢獲得各大電影節評委的青睞。“我們拼的是蒙醫藥文化。”導演馮亞平說。
文化是蒙醫藥第七種味道
蒙醫藥講究五行六味,而馮亞平認為,蒙醫藥的文化和精神就是其“第七種味道”,這也是影片名字的由來。
老蒙醫溫都爾一生堅守草原,醫術高明,深受牧民愛戴,但隨著年齡的增長,他漸漸感到力不從心。醫學院畢業生浩日瓦慕名來到老蒙醫溫都爾的診所拜師學醫,憑著執著與勤奮通過了溫都爾的層層考驗,溫都爾決定留下浩日瓦。但是一個遺傳病人的出現改變了老蒙醫的決定,他讓浩日瓦回到城里的大醫院,去攻克草原傳統醫學無法治愈的疑難病癥。“全片在結尾處達到高潮,默默耕耘在草原小診所的老蒙醫變得更偉大。”馮亞平說。
影片用87分鐘回答了何為“第七種味道”。這種味道是溫都爾無數次以身試藥、以身試針的奉獻,是為治好老人怪病冒著瓢潑大雨進山采藥的無畏,是他對因賽馬摔成重傷無法站立想要自殺的美麗騎手莫力麥的鼓勵。溫都爾精湛的醫術和他對草原、牧民深厚的情感,展示了草原厚重的文化,展示了他所代表的堅守在草原,一輩子為那些普普通通的牧民治病的老蒙醫們的高尚情操。而浩日瓦所代表的新一代草原蒙醫,大學畢業選擇了家鄉草原,選擇了溫都爾的小診所,終也找到了生命的價值。
在兩代蒙醫觀念的碰撞和融合中,觀眾也品出了“第七種味道”:早已超越治療肉體病痛的蒙藥“六味”,是蒙醫藥“仁愛、奉獻、甘露眾生”文化精髓和世代蒙醫高尚節操的抽象概括,如此芬芳迷人。
神奇蒙醫術震撼海外觀眾
吸引國內外觀眾的不僅是影片中蘊藏的蒙醫藥文化,還有神乎其技的蒙醫療法,該片在羅馬電影節展映時,觀眾們都認為飾演老蒙醫的其那日圖就是醫生。“中世紀時候歐洲人就非常崇拜蒙古人的戰場外科。”影片醫學顧問杭蓋巴特爾笑言。
影片中的講述看似神奇,實際卻是發生在內蒙古衛生計生委副主任、蒙中醫藥管理局局長、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院長烏蘭身上的真實經歷。
當時,聯合國官員來鄂爾多斯蒙醫院考察調研,烏蘭為其現場演示了蒙醫治療肩周炎的神奇功效。施針前,烏蘭問,這個病在美國怎么治?這名聯合國官員看著患者只能抬到胸部就顫抖不已的胳膊,回答道,大概得要兩個月的時間,花費至少3萬元人民幣。烏蘭說,我用16塊錢就能治好。與電影中相同,當烏蘭蹲下身準備在患者腿上施針時,聯合國官員大惑不解。但終的療效成為他疑惑的好解答——患者的胳膊馬上就可以活動自如。
除了火針外,《第七種味道》還如實呈現了正骨、放血、震腦術等蒙醫療法。扮演浩日瓦的“快樂男聲”阿穆隆對影片中震腦術治療腦震蕩的情節并不陌生。他說,小學三年級時,弟弟從樹上摔下來,醒不過來,當地一位老蒙醫在弟弟腳底放了一個特別薄的板,敲了幾下,弟弟就哭著醒過來了。
“再拍一部”推動蒙醫藥傳承
“小時候就知道病很重了才輸液,平時頭疼腦熱都是吃蒙藥的。”扮演老蒙醫助手的薩仁高娃說拍完此片,對于蒙醫藥及其文化理解更深刻了。烏蘭介紹,投資拍攝此片的目的就是推廣宣傳蒙醫適宜技術,讓廣大人民群眾熟悉、接受蒙醫藥文化。
“蒙醫藥是蒙古族文化的靈魂。”馮亞平透露,她已經開始籌拍下一部蒙醫藥主題的電影,該片將作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典獻禮。據編劇于傳松介紹,新片為情節緊張、扣人心弦的懸疑片,將圍繞一部古老的蒙醫醫書展開,時間軸從上個世紀30年代跨越到現在,蒙醫“甘露眾生”的精神、民族大義、蒙醫傳承等元素將相互交織、碰撞,故事性會更強。
“下一部片希望和觀眾探討蒙醫藥傳承、推廣和現代化問題。”馮亞平說。
- 上一條:全國中醫藥機構微信報告權威發布
相關新聞
- 舌面象儀技術參數詳解 2024-11-04
- 舌面象儀怎么樣 2024-10-12
- 舌面象儀有哪些優勢 2024-09-29
- 五臟相音診斷系統可以檢測哪些疾病 2024-09-19
- 中醫體質調理是針對哪些人群的 2024-09-06
- 舌面象儀可以用于哪些疾病診斷 2024-08-28